当前位置:

把违禁品做成圣诞树:机场“妙方”让规则入眼入脑入心

来源:红网 作者:张薏 编辑:张瑜 2019-12-16 21:17:15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——本文系红网第五届全国大学生“评论之星”选拔赛参赛作品

圣诞节即将来临,装饰美观的圣诞树开始出现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大街小巷,而在立陶宛的机场中则出现了一颗十分特别的圣诞树,上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航空旅客违禁物品,如剪刀、打火机、刀片等。机场安检人员称:制作这棵树的目的是传达航空安全的重要性教育。(12月16日 中国日报网)

安全无小事,对于机场航空来说,要保证旅客的旅途安全是重中之重。一次次安全旅途的背后,除了针对于航空公司内部的各种安全规定、危险防范外,旅客的航空安全教育也不容小视。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, 在现代航空事故中, 有超过80%的事故是源于人为因素导致的,而乘客是航空飞行主体之一,旅客的行为和安全意识,对整个飞行的安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
为此,国内外各个机场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,加强旅客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,比如在登机前一重重的安检、在登机后播放的安全宣传片、在机场内摆放的安全警示告知牌等,但效果却难如人意。还是有很多游客携带违禁物品造成安检过程的繁琐、安检时间拉长;还是会有“旅客为祈福向发动机投硬币”“旅客在飞行过程中打开舱门”等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件发生。

为什么安全教育这么难?首先,从乘客角度看,他们的年龄、受教育水平、文化背景等都有较大差异:充满航空术语的宣传让人看不懂,安全标识字体太小老人看不清,语言宣传也难以覆盖使用各种语言的乘客。其次,从宣传者角度看,航空公司使用的宣传方法较为单一,大多使用海报宣传、视频宣传等方式,缺乏趣味性,也不够生动形象,传播效果较差。

那怎样才能让安全教育行之有效呢?立陶宛机场把违禁品做成圣诞树,这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的示范。首先它迎合了不同年龄阶段、文化背景、教育水平乘客的理解需要,违禁品实物的直接集中展示,让人人都能看懂、看明白。其次,它选择圣诞节时间点,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,做成圣诞树的方式也十分生动活泼,路过的乘客都有兴趣去看一看,因此可以取得较好的教育宣传效果。

而在我们国内,有效又有趣的宣传也取得了好的教育效果。四川成都的一档本土交通规则教育栏目《谭谈交通》可谓火遍大江南北,主持人谭乔幽默的谈吐中涵盖着交通规则的普及,男女老少都能看懂、明白。此外,通过现场真人真事的报道,让老百姓觉得就交通安全就在我们身边。

从机场违禁物品的普及到交通规则的宣传,任何一项政策、一项规定要想深入人们的心中,简单机械的宣传都是行不通的,相关部门要负起宣传的责任,更要用好宣传的方式。首先要做到对什么群体,说什么话,如果宣传的目标群体庞大,那就要尽量做到全覆盖,用最通俗的表达方式去表达。其次,要学会讲好“规则故事”,让平铺直叙的规则“活”起来,“真”起来,“动”起来。巧用“妙方”才能让人们主动关注、容易弄懂、易于接受,让规则入眼、入脑、入心。

文/吴叶凡(山东大学)

来源:红网

作者:张薏

编辑:张瑜

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,仅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红网立场。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hlj.rednet.cn/content/2019/12/16/6380301.html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